CMO们都在忙些啥?
作为一个营销者,你的梯子爬到头是CMO。CMO是企业C-Suite中主管营销的一把手,她和CTO/CIO,CFO,CPO相互合作推动企业发展,也是企业数字转型的关键角色之一。
现代数字营销逐渐占据整个营销蓝图的大多数的局面下,对每个数字营销者来说,不管你是在基层还是在中层,了解CMO的工作重心不但可以更好地Manage Up,还可以为未来成为这个角色做好准备。
CMO的主要工作是制定企业营销战略,营销的战略层面和战术层面上不同,它更多要考虑方向上的把握。我们在去年专门介绍过《数字营销战略和战术的区别》,因此我们在此不再赘述展开。CMO应该是那个打通销售策略、营销策略、商务策略的“大魔王”。
极诣认为CMO的工作重心主要集中在这几个方面:品牌信息、消费者触达、效率增强、效果放大、未来投资。这五个方面是CMO在一般企业高级领导人之外要重点花时间的。因此我们并没有把P&L管理、人才培养、团队管理这些内容放在其中。以下我们分别讲讲这五个重心。
品牌信息传递
CMO要完善品牌定位,并敲定品牌要传递的信息。这就需要从产品和服务出发,结合消费者需求,加以竞争对手动态来确定品牌的价值主张。她需要商业智能(Business intelligence)模块来帮助自己决策。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通常所说的那些品牌格调、品牌人格化、品牌调性、品牌老化问题、品牌形象和主创意都将确定下来。
消费者触达
许多CMO的职责实际上局限于此。实际上这只是CMO工作的一部分。在消费者触达方面,CMO在当前形势下应该关心新的广告形式、新的平台和渠道(包括新的社交平台和电商平台),以及如何触达已有和新的消费者。
在此之外,我们从传播上也不能忽略传统线下传播和PR活动能起到的作用。这对一些特定行业,如B2B将有更重要的意义。
营销效率增强
提到营销效率增强,你可能马上想到人工智能,或者营销自动化,又或者是Dashboard。实际上CMO需要好几件“称手的兵器”。其中就包括了MAT(营销自动化软件)、CRM(客户管理系统)、CDP(客户数据平台)、BI(商务智能平台)、CMP(创意管理平台)。当然,市面上也有一些覆盖多个需求功能的“营销云”(Marketing Cloud)。
CMO在决策是否需要这些软件时,要考虑短期和长期成本、上线部署周期、整合难度、产品成熟度和适用性。
营销效果放大
在CMO的层面并不需要关心每一次AB测试的结果,也不需要关注每个渠道的ROI。CMO需要关心的是企业的内容策略是否确定并正常执行、跨渠道归因(MMM:Media Mix Modeling)和优化(Media Mix Optimization)是否建立、创意构思是否和品牌价值主张一致、广告投放是否经过真实性验证和品牌安全验证、以及营销转化率优化职能是否被强调并部署。
在追求效果的时候,不少CMO会进入片面地降低成本的误区以保证整体ROI。这种思路的结局是快速丧失市场份额,格局越做越小。这时不妨推翻固有的思维定式,重新思考新的投入点并和产品部门一同及时调整产品和服务本身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为未来投资
上面在讲到营销效率增强的时候我们提到了CMO可以有几件“称手的兵器”,能有这些或许已经是许多CMO梦寐以求的了。不过,我并不建议CMO的想象力终结于此。即使我们没有这些软件、系统,我们依旧可以对未来布局投资。
从个人观点来看,我认为CMO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投资:
- 首先是数字转型,转型是一个过程。因此“船小好掉头”,小企业买不起Enterprise级别的营销套件,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他们的数字转型更落后。他们甚至是“无需转型”的。
- 其次是客户体验,体验是品牌的灵魂。客户满意度、口碑是由最差的那个环节决定的。时刻留意这些短板并及时改进会大幅减少未来的隐患。
- 第三是数据资产,数据是营销的血液。CMO要注重并推动第一方数据的采集。在一个充斥着围墙花园的割裂的营销生态中,没有高质量的第一方数据无异于寄生在各个平台上并任人宰割。
以上几点诚然不是CMO独占话语权的,但是作为企业收入前线的CMO能够享受到最多的回报。因此,推动这些方面的进步CMO当仁不让。
Last but not least
我们讲了CMO的五个工作重心,但或许这些实锤了许多人心中“市场部就是花钱的部门”的想法。有这些看法的小伙伴还是没有理解价值的传播与价值本身同等重要。当然,CMO不应该仅仅是“买买买的吞金兽”,更应该是带领营销创新的“矛头”。无论什么时候,“人无我有,人有我优”都应该是每个CMO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