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人必须知道的六面“墙”

我们总是说互联网是虚拟的,它看不见又无处不在。另一方面,二十多年来的快速发展中我们已经习惯用那些实实在在的事物去描写网络中的概念。本篇极诣将会介绍互联网中著名的六面墙,每个互联网从业者乃至用户都应该了解它们的存在。这六面墙是整个互联网经济的基础也是用户体验中最让人寻味的,我们来看看是哪六面墙。
Pay-Wall

Pay-Wall围起来的是网上付费专区,它通常以阻止用户打开某网页并要求付费的形式出现,对我们来说是司空见惯的。除了历史久远的Freemium,去年红红火火的为“知识付费”便是Pay-wall的一大应用。Pay-Wall是互联网企业提供内容的同时实现收益的重要手段。比如付费阅读、付费观看、付费下载。在砌这堵墙的时候关键是要让墙外的受众对墙内的内容质量和内容满意度有合理的预期。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试读、试看、试听的方式完成预期的传递。此外,合理的价格和便捷的支付方式可以鼓励促进受众“勇敢”或“冲动”地跨过这堵墙。
Registration-Wall

如果说Pay-wall区分了免费用户和付费用户,那么Registration-Wall区分了注册会员和非会员。绝大多数的互联网服务都有这堵墙,因为注册用户数量对绝大多数互联网企业都是最基础的指标之一。有了用户的注册信息,企业就可以进一步对用户进行产品推销。对互联网广告来说,注册用户的标识有利于跨设备跟踪和基于人来进行广告投放。另一方面,注册用户提供了企业和政府部门对网络内容的跟踪和监管途径,便于“查水表”。注册墙不宜放在用户了解服务之前,用户都不了解你的服务内容凭什么用个人信息来和你交换内容?注册过程可以通过第三方登录和多步骤分级可跳过注册来优化,减轻用户的使用成本。
App-Wall

和注册墙类似的是App-Wall。原因很简单,app下载量已经成为了互联网企业考核成长的重要指标。对用户来说下载app是需要付出成本的,这包括流量、电量和隐私风险。因此让用户充分了解价值是推动用户破墙的必要条件。下面Bilibili例子中的时间限制很好地平衡了小视频和长视频的场景。

Tracking-Wall
Tracking-Wall可能跟我们远一些。但是如果你经历过最近支付宝2017账单“芝麻服务协议门”可能对此有更深刻的体会。

其实关于对隐私的保护在欧洲要重视得多。2018年5月25日欧盟将实施GDPR(General Data Protection Regulation),即一般数据保护条例。GDPR的核心,是对个人数据的收集和之后的存储使用,规定更高的透明度与管控。GDPR全球适用,无论公司总部在何处,无关数据存储和处理地点,只要与身处欧盟的人做生意,或者监视欧盟公民的行为,就必须遵从GDPR。再进一步解释:只要你收集欧盟公民的数据,你就受到GDPR的管辖,除非你的公司非常严格地排除了欧盟,否则你还是得处理GDPR合规问题。如果你去维珍航空公司的网站,你将会看到页面底下提示“How we use cookies”。

当GDPR生效后就不会只是那么一行小字了,网站必须显著标识其收集用户信息并且得到明确同意。届时如果不同意网站的跟踪和数据收集要求将无法获取任何内容。
Adblock-Wall

广告屏蔽墙是新生事物,它是对应浏览器安装去广告插件的措施。在一些“强迫”用户看Pre-roll广告的视频网站比较常见,一旦你屏蔽广告则将无法播放。广告屏蔽插件动了谁的奶酪?几乎动了所有互联网企业的奶酪!这些内容产生者的广告收入的下降打破了生态平衡,会造成恶性循环。“免费”的互联网还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存在下去。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广告屏蔽墙也会被越来越多的媒体采用。
Great Firewall
以下省略500字。直接上图。

总结
以上我们介绍了互联网中的六面墙。诚然“被墙”是一件悲伤的事情,但个中平衡也让普通网民得到了许多价值。作为提供服务的一方,我们需要好好把握这种平衡。多给一点还是少给一点,墙是透明还是半透明甚至不透明,这里有许多学问,需要测试验证。在砌墙的同时我们还要考虑到内容发现的过程。比如,如果你的内容都是Gated Content,连搜索引擎无法理解你提供的内容价值,那么你将很难获得SEO流量。
互联网中还有哪些墙?欢迎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