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文了解谷歌意见征求模式Consent Mode v2

当你访问国外网站时是否遇到过弹出一个横幅询问你是否接受Cookie和数据收集?你或许听说了2024年3月是部署谷歌意见征求模式(Consent Mode)的最后期限。这给出海的面向EEA即欧洲经济区的营销人员、企业主和广告商的工作带来了许多影响。然而大多数营销人员还不了解其造成的影响,他们不确定如何准备好应对数据隐私领域的挑战。

本篇请跟随马老师了解有关意见征求模式的信息,特别是v2版本新增的ad_user_data(此标志会在征得同意后将与广告相关的用户数据发送到 Google Ads)和ad_personalization(该标志在同意后发送用于个性化广告(重定向)的用户数据),以及通过一个例子了解如何实施谷歌意见征求模式。

什么是谷歌的意见征求模式?

意见征求模式是谷歌为了应对欧洲经济区法律而推出的一项功能,它可以帮助广告商和营销人员为用户提供隐私保护和管理,同时在兼顾对用户隐私尊重的前提下收集数据用于分析和广告目的。它可以于意见征求管理平台(Consent Management Platform或CMP)一起协同工作,尊重用户对第一方Cookie使用途径和范围的选择。

根据用户的选择,它将触发谷歌标签并对标签行为进行约束。因此意见征求模式可能会影响你在Google Ads,Floodlight和GA中的转化数据和再营销。即使用户拒绝Cookie,谷歌也可以通过模型来估算报告数据和优化。

征求模式的四种同意类型

征求模式有四种同意类型:

  • ad_storage
  • ad_user_data
  • ad_personalization
  • analytics_storage

这四种同意类型各自被拒绝后都会对数据收集产生影响。限于篇幅,我们并不深入每个类型具体意义。总体来说,它们决定了是否用于广告的数据被收集并发送给谷歌对应平台以及第一方Cookie是否被启用。

如果不启用意见征求模式,我们的广告投放将会遇到下面这些问题:

  • 再营销人群无法使用
  • 投放人群排除无法使用
  • 无法导入GA4人群
  • 无法使用Lookalikes来拓人群
  • 投放效果造成负面影响
谷歌意见征求模式v2对谷歌广告的影响
谷歌意见征求模式v2对谷歌广告的影响

意见征求模式的基础模式和高级模式的区别

意见征求模式的基础模式实在是非常基础的模式。当用户不主动同意前任何谷歌代码都不会被运行,这就意味着你的GA会丢数据,Google Ads和Floodlight也不会收到任何反馈数据。一直到用户同意后才发生代码运行以及数据收集。广告的转化预估将会采用常规模型,所谓“常规模型”,那就是“幻想模型”。

当用户同意后数据收集和传输就能正常进行。

因此通常情况下我们都会进行高级意见模式的部署。在高级模式下,你可以设置默认同意情况。如果未设置则默认为拒绝。不过大多数情况下我们依照法律法规都会默认拒绝。此时用户将会与请求同意的Banner横幅互动。如果用户未能来得及同意或者用户拒绝时,谷歌将不会启用Cookie但是会发送Ping进行脱敏的数据传输。此时的广告转化预估模型将会比常规模型更科学有效。

功能基本意见征求模式高级意见征求模式
代码加载在用户与意见征求横幅互动之前处于屏蔽状态。加载,并将默认同意情况设置为拒绝(除非另有配置)。
数据传输在用户同意之前不会发送任何数据(包括默认同意情况)。如果用户选择拒绝,则发送同意情况和不使用 Cookie 的 ping。
如果用户选择同意,则写入 Cookie,并发送所有衡量数据。
同意情况在用户互动后设置。将默认同意情况设置为拒绝(除非另有配置);根据用户意见征求结果进行更新。
用户互动之后的代码行为仅在用户表示同意后加载并执行意见征求模式 API。根据用户意见征求结果调整代码行为。
根据模型估算转化常规模型(建模不太详细)。适合具体广告客户的模型(建模更加详细)。
谷歌提供的两种模式的比较,区别非常清晰。

谷歌的转化模型预估方式如下图所示:

意见征求模式预测模型示意图
意见征求模式预测模型示意图

转化会分为确定观察到的和模型估算的两部分,最终转化率会综合这两部分。

如何部署谷歌意见征求模式?

这里马老师介绍Google Tag Manager的部署方法,这个方法有30天免费试用。模板并不重要,马老师也没有推荐该模板。我们仅仅为了演示方便,背后逻辑都是调用谷歌GTAG的API,如:

gtag('consent', 'default', {
  'ad_storage': 'denied',
  'ad_user_data': 'denied',
  'ad_personalization': 'denied',
  'analytics_storage': 'denied'
});

并且你有许多选择。你甚至可以自己建一个Tag Manager的template

你也可以用免费的横幅弹出结合免费的标签模板(Simo Ahava的Consent Mode (Google tags)),这里可以移步至马老师2022年v1的介绍,结合最新的标签文档。

在正式介绍前,还是叮嘱一下从Admin > Container Settings > Additional Settings可以打开Consent Overview模式,该模式还在beta中。

好了,我们去Google Tag Manager的Templates里面搜索Cookie Information + Consent Mode v2。如下图所示:

Tag Manager中添加意见征求标签
Tag Manager中添加意见征求标签

添加完了模板我们可以新建一个标签。

意见征求模式参数
意见征求模式参数

上图有几个参数我们需要说明一下:

  1. Add Cookie Information Consent Banner勾上后会弹出征求意见的弹窗,需注册。
  2. Redact Ads Data勾上后会在ad_storage被拒绝后对广告数据和地理IP信息进一步脱敏
  3. Pass through URL parameters用户非阻塞浏览体验时,用户在浏览第二页或者之后同意情况下依然记录广告点击信息,如GCLID/DCLID。
  4. Wait for update单位为毫秒。意在告知等待用户同意或拒绝多久以后才更新同意状态并触发谷歌标签。一般为了异步加载使用500毫秒。太长的话虽然同意时间人性化,比如15000,十五秒。但是可能访客已经离开了网页。

你也可以参考谷歌官方开发指南进行设置。

最后,我们可以添加Trigger。谷歌GTM自带了Consent Initialization – All Pages这个Trigger。我们直接应用即可。

发布后我们便完成了部署。

如何校验意见征求模式的部署?

我们要检验意见征求模式的部署可以在Chrome的DevTools中进行,方法是按F12选择Network查找gcs或者gcd。

验证意见征求模式状态
验证意见征求模式状态

gcs为v1参数,gcd为v2参数。

G1111格式为G1xy。x和y分别代表 Google Ads ( ad_storage ) 和 Google Analytics ( analytics_storage ) cookies分别将值1和0视为理所同意和拒绝。

  • G111        针对Google Ads和Google Analytics授予的同意
  • G110        针对Google Ads 授予同意,针对Google Analytics拒绝同意
  • G101        针对Google Ads 拒绝同意,针对Google Analytics授予同意
  • G100*      Google Ads和Analytics均拒绝同意

*仅当实施高级意见征求模式时才可以使用G100。

在意见征求模式v2, gcd参数以以下格式对ad_storage、analytics_storage、ad_user_data和 ad_personalization的信号进行编码。
11<ad_storage>1<analytics_storage>1<ad_user_data>1<ad_personalization>Z其中Z = 5 或者有时是其他值。

该格式标签以11或13开头,数字1或3分隔每个信号,未来可能也是其他数字。

实际上,该字符串看起来类似于屏幕截图中所示的字符串 –

包含字母的gcd参数值(全部小写) 描述

  • l       小写L表示该信号未部署意见征询模式,因此不会拒绝或同意任何内容
  • p      p 代表默认拒绝
  • q      q 代表默认拒绝,甚至在用户更新同意横幅后也是如此
  • t       t 表示默认授予,即使用户对同意横幅采取操作后也不会更新
  • r       r 表示默认情况下拒绝同意,一旦用户同意,就会更新。
  • m     m 定义用户拒绝同意并在更新后保持拒绝状态。没有默认值。
  • n      n 表示用户已同意,因此更新后即已获得同意。没有默认值。
  • u      u 表示默认同意,用户拒绝同意后拒绝同意。
  • v       v 表示默认情况下以及用户授予同意后授予同意。

这样gcd:11r1r1r1r5的意思我们就可以按图索骥破解了。不管是哪个网站你都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来检视。

当然我们也可以通过Tag Manager的Preview模式来查看。工具提供了一个Consent栏目,你可以比较这四个同意类型的值,也可以通过这个途径查看API Calls。

以上便是马老师介绍、复习、总结的关于Google Consent Mode v2的内容,如果你有更多疑问请参考上面提到的相关官方文档,保持最新信息同步。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