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TF!谷歌再为Chrome第三方Cookie续命
距离上次马老师介绍评论Google延期Chrome浏览器中第三方Cookie退场才过了一年多一个月。掐着时间点,Google又宣布了延期。这次预计退场时间到了2024年下半年。
老规矩,谷歌声明的原文翻译如下:
延长 Web 隐私沙盒测试
改善人们的隐私,同时为企业提供在线成功所需的工具,对于开放网络的未来至关重要。这就是我们启动隐私沙盒计划的原因,以与生态系统合作开发第三方 cookie 和其他形式的跨站点跟踪的隐私保护替代方案。在过去的几个月里,我们在 Chrome 中发布了一些新的隐私沙盒 API的试用版,供开发人员测试。
在整个过程中,我们通过 W3C 等论坛根据开发人员、出版商、营销人员和监管机构的意见,努力完善我们的设计方案,今年早些时候,我们与英国竞争和市场管理局 (CMA)达成协议了解我们如何在全球范围内开发和发布 Chrome 中的隐私沙盒。
我们收到的最一致的反馈是,在 Chrome 中弃用第三方 cookie 之前,需要更多时间来评估和测试新的隐私沙盒技术。这一反馈符合我们对 CMA 的承诺,即确保隐私沙盒提供有效的、保护隐私的技术,并且行业有足够的时间采用这些新的解决方案。这种从第三方 cookie 过渡的深思熟虑的方法可确保网络能够继续蓬勃发展,而无需依赖跨站点跟踪标识符或指纹识别等隐蔽技术。
出于这些原因,我们将在 Chrome 中禁用第三方 cookie 之前延长隐私沙盒 API 的测试窗口。
开发人员今天已经可以测试这些 API,从 8 月初开始,Privacy Sandbox 试验将扩展到全球数百万用户,我们将在今年剩余时间内逐步增加试验人数,直到 2023 年。在用户加入之前在试验中,他们将看到一个提示,让他们可以选择管理他们的参与。随着网络社区测试这些 API,我们将继续倾听并回应反馈。
到 2023 年第三季度,我们预计隐私沙盒 API 将在 Chrome 中推出并普遍可用。随着开发人员采用这些 API,我们现在打算在 2024 年下半年开始逐步淘汰 Chrome 中的第三方 cookie。与往常一样,您可以在隐私沙盒网站上找到最新的时间表和里程碑。
我们很高兴能与整个行业的公司合作,这些公司投资于开发网络隐私优先体验,并将在未来几个月内测试隐私沙盒。
为什么一拖再拖?
今年第二季度Meta(Facebook的母公司)首次报告了收入下降,元宇宙业务未见起色。营销者们在过去炒作了多匹“黑马”,SnapChat之后,在TikTok异军突起的年代,交杂着通胀、经济衰退和后疫情的影响,全球广告市场不单是一个存量市场还是一个充满危机的市场。苹果的ATT自从发布之后,其广告收入不断走强,大有图穷匕见之势。这样看来,谷歌的这一举动就非常容易让人理解了。
在保护隐私方面,为什么谷歌态度很好,行动很糟呢?因为谷歌每多延迟一个月,那些野生私生的指纹识别公司就要多吃一个月土,反而那些更传统广告技术服务商又会像上次那样股票大涨,而且发布商就能更多推荐使用Chrome浏览器。谷歌的营销套件就能更好地衔接上不管未来出现的什么新的玩法(目前是Topic+FLEDGE)。
我们村里Web都TM快死了,你们还在搞这些?
Cookie离不开浏览器,而用户却能离开浏览器。尽管大部分APP用的WebView还是基于HTML、CSS和JS的,但是因为有了宿主Cookie早就不再那么重要了。用于记录状态的Cookie和暂存碎片数据的Cookie在轻Web的互联网中早就有了其他存储介质因而变得无足轻重。
各种在超级APP中的PWA——那些套皮肤的小程序们并不需要Cookie来完成任务,它们可以绕过原来无法绕过的Cookie。而且它们已经构建起了自己的生态,在不同的PWA中分享用户识别信息。那么我们再问一下自己,我们在这儿拖时间,是不是为了让那些已具备寡头形态的更好地巩固版图呢?
什么?你要说因为去中心化的Web 3.0在蓬勃发展所以Web不死?不好意思,马老师承认Web 3.0的美感,但同时认为有这些炒作的精力去好好发展Dark Web要有价值得多。Web 3.0,路到尽头正是Dark Web😅。
第三方Cookie的替换方案
既然谷歌没有说放弃终止第三方Cookie,也不可能放弃终止第三方Cookie,我们还是有需求要去探索第三方Cookie的替换方案。好在,我们又多了一年时间来测试。
市面上除了谷歌的隐私沙盒和数字指纹以外,Identity Resolution是主流的解决方案。除此之外,你还可以用发布商的第一方数据(对广告主来说是第三方数据)、谷歌的PPID(Publisher Provided Identifiers)、上下文广告、用户身份图谱、数据池或数据清洗室。
其中一部分需要大范围中心化数据,这会带来许多垄断性的问题。即便是马老师看好的Identity Resolution也是。剩下的部分选项又很容易触碰到隐私的红线,如数字指纹。可以预见到的是,当一个运行了二十多年的标准丧失后,我们会进入数字身份识别的大乱世。
作为数字营销者,生在这样的时代,亲历科技的迭代、权力的角逐、机遇的翻涌,何尝不是一种幸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