舰名:熊掌号
|

百度熊掌号🐾三大猜想-接下来怎么玩?

舰名:熊掌号
舰名:熊掌号

不知不觉吊炸天的百度熊掌号🐾已经上线半年了。在这半年中,百度资源平台的小伙伴们“三过家门而不入”,“抛夫弃女”,“青灯古佛”,“如痴如醉”地推广着这个百度未来十年的承重墙工程。但总体来说,一边是打了鸡血💉,一边却感觉不瘟不火😏。许多网站和品牌仅仅是开了个号,并没有花时间运营。那么接下来的这个阶段会怎么样呢?百度毫无疑问会不断推出新的熊掌号功能特性,同时会进一步加大力度推广。可是熊掌号的tipping point在哪里呢?

不是API,也不是AR,更不是Shopping,在极诣看来,百度依然保留了三大杀器。这三大杀器是笔者不负责任的猜想🧠,百度方面曾暗示或明确否认这几种情况。但是我想,随着博弈的不断深入,抑或是遇到瓶颈,百度说不定会祭出这三大杀器中的任意一件。

[notification type=”alert-warning” close=”false” ]

CAVEAT

本文难免有意识流和演义流之嫌,伴随有喜闻乐见的成功学幻想,与极诣一贯的如干燥剂般不可食用的干货相悖。本文初衷无非是想让各位尽早🔜入坑,享受early adopter的福利。请谅解。文末彩蛋瞩目

[/notification]

摆脱手百的框架

我给大家理一下熊掌号这个产品,这是一个熟透了的红苹果又是一个酸涩的青苹果。为什么这么说呢?首先它是一个内容分发的产品🍎,其次它是一个社会化营销的产品🍏。

从内容营销的角度来讲熊掌号为品牌的“自有媒体(Owned Media)”(注意不是自媒体)提供了平台。你可以通过熊掌号将现有网站的内容通过结构化数据加工提交到百度,在这个过程中,你被赋予了原创保护、高索引率、强SERP表现形式等众多特权,同时通过熊掌号你可以甄别自己的内容是否被百度识别为高质量、有价值的内容。

从社会化营销的角度讲,百度认为熊掌号可以帮助用户沉淀在品牌方。通过关注品牌的熊掌号,粉丝可以与品牌更方便地进行互动。这种互动包括用户可以发送消息💬给品牌方(同微信),品牌方可以更新动态📣给粉丝群体(同微博),品牌方还可以群发推送💌内容给粉丝群体(同微信)。

但是与内容分发不同的是,熊掌号的社交功能目前全面地停留在手机百度app之内。换句话说,倘若你的粉丝群体的主要手机浏览器并非手机百度,那么这粉(这里是单数😜)是无法享受到任何社交功能的。你或许已经发现当用户发起关注后百度会要求下载手百,这或许是百度本身利益上的考虑,但是这最终会让熊掌号“玩得不尽兴”或者换一种你们喜闻乐见的说法,这个“闭环⛓”突然断了,品牌也被静音🔇了。

手百在国内的装机量不说远落后于微信和微博,打开频率和弹出提醒被允许率更是堪忧。在这方面与社交应用硬GANG是无用的,如何解决这一问题还是要依靠百度正在另一边与谷歌携手推进的PWA。毕竟app终究要灭亡 – If it doesn’t have an URL, it’s not on the web🕸。

发生可能性:⭐⭐☆☆☆

搜索中关注账号内容排名提升

打开你的微信,用一下搜一搜🔍。看看都是哪些结果?当结果文章被你收藏、被朋友分享或者是你关注的公众号提供时就会排名提升。这套玩法对百度来说再简单不过了,只要稍微提升下用户关注的品牌的内容结果即可。这样做的结果?

  • 粉丝越多的网站会获得更多的SEO流量,发展熊粉将会是SEO中的重点
  • 新闻类📰娱乐类媒体网站会更多霸屏,结果控制会很困难
  • 由于能够更多看到自己所关注的品牌提供的内容,搜索用户的体验“可能”会提升📈
  • 对新站和小站来讲,会比较不利;万一过于激进那么会变成马太效应凸显;因此需要呵护

总的来说如果百度要做一些尝试驱使品牌去耕耘熊掌号,这会是不错的选择。这种做法可控程度较高也易于测试,所以能够更好地被两方接受。如果百度说80%的搜索流量要在2020年末导入熊掌号不是一个狂妄的目标😱,那么我们就知道百度一定会推进占80%流量的那些网站(即VIP)的改造,另一方面提升熊掌号的自然排名。

发生可能性:⭐⭐⭐☆☆

信息流中引入熊掌号内容

信息流原生广告已成为百度收入的又一重要来源。目前,百度信息流中多为百度百家的内容,还有一些百度问答,贴吧和百度转码其他网页的文章📄。对品牌来讲不管是微信中的还是百家上的内容都是在第三方平台中的内容,是Earned Media。这些内容形式不自由也不算品牌自身的流量。熊掌号在未来很有可能将品牌自己Host的页面添加入信息流,不过这仍然需要解决两个问题:

  1. 要保证品牌网页的载入速度
  2. 与原生广告之间的平衡⚖

所以如果百度把这些页面加入信息流,那么门槛一定会很高,至少该页面要在3秒内🚀打开,内容本身和广告有明显区别,是否是用户关注的熊掌号,并且是原创的。这样做可以进一步激发品牌的内容创作热情,无疑会再次给品牌在熊掌号安家提供了很强的理由。

发生可能性:⭐⭐⭐⭐

总结

产品(Product)一直是经典营销理论4P(The Marketing Mix – Price, Product, Promotion, and Place)中的重要一环。产品经理虽然不在营销部门,但是产品上的一个改动会对营销起到事半功倍的效应。如果百度愿意放下手百的包袱🎒,明确开发方向,实实在在地给品牌和用户各自所需,那么熊掌号无疑配得上百度未来十年第一妙手🙌。如果你在营销方面陷入困境,不妨和你的产品同事🕵聊一下,或许能别有洞天哦。最后是冷知识彩蛋:

左图为犬掌,右图为熊掌
左图为犬掌,右图为熊掌

[notification type=”alert-info” close=”false” ]

冷知识彩蛋

其实百度的LOGO是只🐕狗掌,很多侦探喜欢用这个图腾。所以笔者每次看到熊掌号LOGO都会觉得认知错位。不过不能说错得太离谱,狗🐶和熊🐻都属于犬型亚目罢了。

[/notification]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