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苹果真的在意你的隐私吗?

苹果说“当一项在线服务免费后你就不是消费者而是商品了。”

这是没错,但是库克也好乔布斯也好都没有告诉你,不管什么服务收费后,消费者依然可以是商品。

马老师在2017年苹果ITP推出的时候曾经揭示了苹果将如何颠覆基于受众跟踪的广告业在2020年,马老师又质疑了这种损人不利己的路线,当时我是这么说的:

如果Apple真的注重用户安全和隐私岂会发力推广这个?再来看不停试水的Apple Search Ads,显然这个广告行业的“迟到者”在通过打破原有规则建立“新秩序”。这让笔者很难不用最大的恶意来揣测Apple的真正目的,世界上没有哪个科技巨头不想在广告上分一杯羹的。

极诣数字营销《Device ID之IDFA末日,猫和老鼠的游戏终将完结?》

在我们今天看来,苹果这一步步走得相当“踏实”。

不知道你是不是知道一个叫ATT Prompts(https://www.attprompts.com/)的网站。该网站有意思的一点是用户可以上传各个APP中的ATT弹窗供其他用户参考。可想而知APP的开发者们为了获得跟踪用户而绞尽脑汁。

ATT弹窗大全网站
ATT弹窗大全网站

之所以APP作者需要获得跟踪权限,大部分是因为个性化广告。因为广告一直以来都是内容提供者的最主流的收益方式。这种叫做AdWare的方式结合了Freemium的收入模式已经存在了几十年。他们为许多用户提供了免费的内容和工具。并且相对于捐款和收费的经营模式,AdWare对生态的贡献更大。

那么苹果就不想做广告吗?显然不是。早在乔帮主时代苹果就上了iAd并雄心勃勃剑指广告业的半壁江山。去年10月,一篇FT的文章引用了Branch公司的数据——苹果公司的内部业务(应用商店搜索广告)现在占所有 iPhone 应用程序点击广告产生的下载量的 58%。一年前,它的份额​​是 17%。与此同时同一篇文章中,Evercore ISI 的研究人员表示,苹果本财年可能从其广告业务中赚取 50 亿美元,并在三年内每年赚取 200 亿美元,他们表示苹果的隐私保护措施“显著改变了格局”。

不到一年里经由ASA广告带来的下载量翻倍了
不到一年里经由ASA广告带来的下载量翻倍了

现在,在短短几个月中Facebook就失去了iOS APP下载来源第一的宝座。其股价跌去2/3就不难理解了。

双标打压的效果立竿见影
双标打压的效果立竿见影

马老师说过数字广告有三种定位方式:意图、上下文、受众,其中受众是最弱的定位方式。正因为如此,Meta很难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长期二人转的谷歌和Facebook或将首次合并广告份额低于50%。

ATT影响最大的无疑是依靠更多跟踪用户的Facebook
ATT影响最大的无疑是依靠更多跟踪用户的Facebook

一样是为了个性化广告,苹果为自己的搜索广告润色了不少。管别人不管自家APP的苹果显然是深谙“春秋笔法”,“老吃老做”了。

显然不管是在美国还是欧洲,苹果ATT这种对自己和第三方APP差别化对待的举措引起了不少反信任的担忧。能造手机就能为所欲为吗?还真是。但这真的好吗?

欧盟警告苹果不要用隐私和安全来限制竞争
欧盟警告苹果不要用隐私和安全来限制竞争

当发布商无法跟踪用户,他们就无法提供个性化的广告。其CPM就显著下降。另一边,用户所看到的广告数量并不会因此而下降。只是多了更多不相关的广告,影响了用户体验。

波士顿大学教授Garrett Johnson在回应FTC关于商业监督和数据安全拟议规则制定的预先通知时,介绍了学术和行业研究,强调了针对营销人员、出版商和消费者的定位数据的好处。

Johnson的研究发现,“跨站点/应用程序身份通过改进定位、衡量和优化为广告商创造了巨大的价值。” 

此外, 最近一项针对几乎所有 Facebook 转化优化广告的大规模实验表明,在不使用通用定位数据的情况下,获取增量客户的成本增加了37%。这项研究还表明,中小型企业因消除跨站点身份而受到不成比例的伤害。

如果没有第三方Cookie的定位能力广告价格会下跌多少?
如果没有第三方Cookie的定位能力广告价格会下跌多少?

Johnson指出,出版商和内容创作者,包括新闻网站,也会在没有定位的情况下受到影响,包括 cookie和第三方数据。这得到了谷歌研究的支持,该研究表明,由于 cookie 丢失,广告价格下降了 52%。

反观苹果由于ATT获得不公平的竞争优势,在谋取巨额利润的同时给几十年来的商业模式造成了极大伤害,正如30%的苹果税阻碍了元宇宙发展那样,使得大量应用只能基于浏览器环境,这最终会让消费者来埋单。那么你还认为苹果在意你的隐私安全吗?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