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中每个节点都保存着同一份数据
|

冗余时代 – 数字营销者该站起来了

你会在PowerPoint里插入向上的箭头图形吗?很容易是不是?那么你会插入向左的箭头图形吗?还是很简单是不是?细心的极诣读者会注意到微软为每个方向的箭头图形都添加了箭头图形图标。但你那么优秀一定会使用图形的旋转,对吗?😋那这是不是多此一举冗余了呢?

​就连手机版也提供了各方向的箭头
​就连手机版也提供了各方向的箭头

前一段时间因为对Web3的好奇抽空补了一下区块链的概念,同时也读了Sangram Vajre和Bryan Brown的《MOVE – The 4-Question Go-To-Market Framework》。有趣的是不管是箭头图形、区块链还是《MOVE》一书中提到的RevOps(Revenue Operations)概念都是使用大量的冗余来解决问题。

区块链中每个节点都保存着同一份数据
区块链中每个节点都保存着同一份数据

在区块链中每一个节点都保存了一份账本的copy,这样任何一个网络节点的参与者都很难对历史数据进行篡改。当网络扩张时需要存储数据的空间和消息交流量也随之增多,这是得益于包含存储成本与网络通信的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

另一方面,《MOVE》的作者们认为在企业RevOps的组织构架中,为了获得真实可信未经粉饰的数据,需要建立独立于营销、销售、客服等部门的RevOps团队,这个团队将为高层的重要决策提供情报依据。

而在我看来进行团队的冗余实质上是对采用数据冗余后依然无效后的无奈之举。大型企业中已经存在着各种系统各种数据库和不计其数的Excel报表了,这些不单是各部门扯皮撕逼的温床最终还是政治斗争的舞台。这种时候你的组织架构会像下图BCG所描述的情况:

过去的两年似乎所有人都在说“内卷”。大体上讲,如果我们把眼光放得远一点,我们可以发现这并不是一个内卷的时代,而是一个冗余的时代。对你来说内卷和冗余或许是人们对同一现象的不同理解,但马老师请你放下执念姑且从冗余的角度去看问题。因为内卷只能帮你找到较优解,冗余可以在你无解的时候帮你找到解。

选择冗余是因为冗余的代价变小了,变小是相对于它要解决的问题。在区块链中数据存储的成本远小于数据安全风险成本,在RevOps中新增人员的成本远小于跨部门的沟通成本和错误决策的成本。

RevOps是什么?
RevOps是什么?

在这种冗余背景的形势下,作为营销者特别是生于数据时代的数字营销者,需要站起来了。“站起来”并不是要去和别的部门“正面刚”,而是不再坐在原地盯着自己的小盘子,要打开格局,站在更高的层面看生意面的全局。在你的面前并不仅仅是展现数、曝光时间、点击率、MQL、SQL这些指标。反过来思考一下你和销售、财务、客服、产品等部门的合作关系

  • 你上次主动向销售团队收集市场反馈是什么时候?他们认可你的Vanity Metrics吗?他们如何来衡量你的工作绩效?你要做的不是唱一出《将相和》而是贴心地和销售一同解决收入问题。
  • 财务部门能从短期和长期范畴看到营销投资的回报吗?Magic Number是多少?比起拿着销售提成消费个人人脉资源的销售部门,旱涝保收的营销部门会不会成为“雨天收起的那把伞”?
  • 客服部门有没有告诉你最近的NPS是多少?退订率又是多少?提升复购率的瓶颈在哪里?你是否因为虚假或夸大宣传给客服部门增添麻烦?
  • 你和产品部门等部门一同设计的客户体验是否合理,客户的预期是否被妥善管理?从销售客服这些最前线反馈回的声音是否做了进一步分析并融入到了营销信息和产品特性的迭代中去?

如果在没有RevOps团队的冗余资源的局面下就完成了RevOps—即营销、销售和服务运营的整合,那增添冗余的必要性就不存在了。因此越是小的组织就越容易实现非增员RevOps,反之组织越庞大就越困难(当然其承担冗余成本的能力也更强)。于是你的营销从Traditional Marketing进化到了Revenue Marketing。

对我们每一个个体来说,我们既可以选择成为冗余本身也可以选择拥抱即将到来的冗余。不变的是只有整合的收入团队才能发挥最大战斗力,这需要每个营销者尽快培养起大局观,跳出满眼“内卷”的思维陷阱。

类似文章